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17日讯(记者卢永洪)四川新闻网记者获悉,在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主办,泛珠三角省/区政府协办,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及环境保护局承办的“2018年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2018MIECF)上,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会长姜晓亭发表演讲,与参会听众分享泛珠省区环保交流团赴葡萄牙、德国的早期收获。今(17)日,四川新闻网环保频道受权全文发布演讲内容:
由澳门特区政府全额资助并牵头,在泛珠秘书处协助下,泛珠9个省区和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组团,对葡、德两国进行了环保考察。现在,我就泛珠省区环保交流团赴葡萄牙、德国的早期收获与在座各位进行分享。
本次组团有三个特点:一是团队结构多元。此次交流团队由省级发改部门、环保部门、相关企业、研究机构、业界专家和新闻媒体组成,这种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有利于从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生态效应多角度地挖掘葡、德两国的优秀经验与技术。二是考察形式多样。团队通过互动式讲解、现场考察、酒会交流、行家对接、情况介绍、研究讨论等多种形式,直接或间接地获取了环保领域的大量资料,同时为葡、德两国与中国的交流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三是交流对象各异。此次交流点多面广,既有工厂也有公司,既有外资也有中资,既有使馆也有经参处,既有大学也有科研单位,既有咨询机构也有政府部门,使我们了解了葡、德两国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在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知识和做法。
在德国听取的专场报告,使我们获悉分布式区域内解决污水和垃圾,并获得能源再利用和再生水的模式。分布式区域内垃圾处理站占地少且选址灵活,同时可做到能效高、安全性好和清洁环保。在德国参观的塑料分类处理厂,使固废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得以形象展示。从宏观层面看,德国对于回收的固体废物分拣非常严格,居民的生活垃圾和企业生产垃圾利用率都超过50%,金属包装品回收率达95%,平板玻璃、纸张及部分电子产品几乎100%回收,且焚烧和填埋垃圾逐年递减。德国联邦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加强宣传引导,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已形成政府、企业、社会三方的良性互动。
据德国官方介绍,他们通过对土壤进行检测分类,对土地利用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划分了若干不同的土地用途,并进行长期严格管制,这样可以既减少对土壤的危害、挖掘土壤利用的多样性,也有效规避了污染地块对食物链的威胁。
三、 优化能源的实践。
据考察了解,葡、德两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能源利用比重高。2017年,葡萄牙电力消耗中可再生能源占比44%,风电总发电量更是成为可再生能源消耗中的领先绿色能源,超过50%。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16.6万亿瓦时,约占德国总发电量的33.1%,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中,陆上风电为13.3%、海上风电2.8%、水电3.0%、生物质7.0%、太阳能6.1%、垃圾0.9%。四、 可以有为的空间。
一方面,葡萄牙作为葡语国家的发源地,在葡语国家兼有语言相通和传统影响力双重优势。另一方面,葡萄牙作为欧盟国家,自身引资门槛较低,且对中国资本和中国企业持欢迎态度。这就为泛珠九省区进入欧盟和葡语国家提供了方便,使参团企业深感合作空间巨大。
五、 知识方面的获取
我们通过探访当地名企,学习了先进环保技术。通过考察企业的绿色运作模式,并与环保机构和协会深入交流,实地了解学习了葡、德两国在环保领域的新技术及新方法。本团对葡萄牙根据欧盟指令管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做法印象深刻。欧盟对VOCs实行的是分级控制标准,标准中规定了分类方法及分类控制要求,并且有VOCs排放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可以了解到工业设施向空气和水体排放情况的详细信息。另外欧盟委员会两年一次对各成员国进行VOCs评估,请所有利益相关方来检验和讨论如何改进工业排放法规,以更好的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这个评估结果也为欧盟整体的环保措施提供依据。
六、 葡语国家的了解
本团邀请咨询机构对葡语国家合作前景和合作方式进行了介绍。尤其是详细介绍了莫桑比克、安哥拉及佛得角的一些情况。这些国家或自然资源丰富,或区位优势明显,但缺乏资金和技术,基础设施不足,交通、电信、网络、卫生和水电供应等都存在问题,渴望与外部世界的合作。本团还专门就如何保障合作安全进行了讨论,并建立了初步联系。
七、 经贸视野的开拓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馆经济商务室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葡萄牙大使馆的介绍,代表团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与葡、德两国在投资和贸易方面的情况,这对于相关企业和地区今后开展经贸合作打下了一定基础。
除以上七点具体的收获外,代表团就葡、德两国的环保工作,在宏观上还有四点体会,认为可以借鉴。
1. 环保法律体系较为完备葡萄牙86年加入欧盟。90年代建立现代环保法律体系框架。目前,涉及水、气和废弃物处理的法律适用,直接采用欧盟法律。土地和自然资源保护则沿用本国法律。法律冲突时,适用欧盟法律。为确保与时俱进,每五年评估更新完善,同时为新法实施设立过渡期。
德国则拥有世界上最完备、最详细的环保法。90年代初,德国已把环保内容写入《基本法》,到现在联邦和各州已有法律法规9000余部,实施欧盟法规400多个。制定环保政策时,围绕生态、经济、社会三项目标进行设计,原则有三个:即预防原则(避免先污后治)、肇事原则(谁污染谁补偿)、合作原则(人人有责)。 2. 环保监督体制机制较为健全。
葡萄牙环保部门就气、水、废弃物、化工废料、噪音、臭氧层、气候、转基因安全等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多元管理和控制。从评估分析现状,拟定专业报告,制定和执行环保政策,到检查完善,全要素全过程系统管控。
德国环保部门由联邦、州、县三级构成,约50万人管理环保法律的执行,众多智库给予智力支撑。其职能涵盖治理水污染与废弃物、保护土地与管控污染场地、环保与健康、污染防控、工厂安全等等,还专设立环保警察,并可现场执法。
3. 注重推行全民环保意识。
葡萄牙通过立法、行政、宣传倡导等,促使全体公民参与环保,使垃圾分类和公交出行成为公民的义务意识。
德国现在已形成了政府、民间组织和学校三部分构成的庞大环保科普和教育网络,普及知识,推广技术,宣传法律。
在葡、德,全民环保意识是环保工作的基础。 4.建立可持续发展框架。
从产业、能源、城市的布局、结构和规模,到垃圾分类和水资源再利用都有相应法规政策规划和创新,取得了较好的多重效果。从前端规划,到过程实施,都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女士们先生们!
目前中葡关系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中葡经贸合作前景广阔。葡萄牙地处欧亚大陆最西端,是“一带一路”倡议重要合作方,也是亚投行创始成员国之一。中国是葡萄牙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中国是葡萄牙前十的出口目的地国和进口来源国。近年来,中国企业对葡投资增长迅猛,葡萄牙已成为中国投资欧盟的主要国家之一。中国企业对葡投资涵盖能源、电力、通信、民航、金融、保险、水务、工程设计、建材、健康医疗和餐饮等领域。此外,中葡双边贸易虽然近年来平稳较快发展,但在两国的贸易总额中占比并不大,双边贸易发展空间还很大。
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海外市场。近年来中国对德投资进入提速期,“单行道”逐渐转为“双行道”。中企在德达到上千家,累计投资超过100亿美元,投资前景良好。
有鉴于此,泛珠九省区诚望澳门继续作为桥梁和纽带之一,发挥更大的作用。
谢谢澳门同事的工作和贡献!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