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弥补中文输入缓慢的缺陷,
微信设计了发送语音消息的功能,
它的出现确实让信息发送者方便了不少,
但是,
却未必能让所有接收者都舒服。
最近,
重庆小伙张珂就因为使用这一功能,
被领导要求重发文字版,
事后还被公开批评“工作态度有问题”,
这让他郁闷不已。
张珂说,
他按照要求转化为文字消息重新发送后,
以为此事翻篇了,没想到,
4月初的时候园区开总结会,
主管在会议上突然提到工作态度问题,
并翻开自己的手机微信称:
“看,这是有的同事给我发消息汇报工作的情况,
一大段一大段的发语音消息,
难道就不能发文字消息吗?会浪费很多时间吗?
总之,我认为这样显得态度很是不端正。”
张珂当时脸都羞红了,
因为主管打开的正是他和主管的微信对话框。
主管还宣布,
以后汇报工作仍可以使用微信,
但一律以文字的形式。
对此,张珂的主管付女士表示,
她只是想强调一下态度问题。
其实不止张珂,
她时不时都会收到一些下属
通过语音汇报工作情况,
只是像张珂连续长语音让她不能接受。
付女士说,有时候受环境限制
或是对方语言表达能力的问题,
需要反复听几遍才能理解其意思。
此外,语音虽然可以翻译成文字,
但翻译出来时常有误,
更何况重庆话不支持语音翻译。
“所以就觉得在工作中的交流,
使用文字表达显得态度和效果更好。”
曾经有一篇叫作
《工作发语音消息真的很讨厌吗?是。》
的文章写到,
应该谨慎选择工作交流模式。
发送语音有这些弊端:
1、你浪费了对方的宝贵时间
2、语音消息的正式性不足
3、语音消息无法复制转发
4、语音消息难以回溯查找
5、语音消息播放机制有缺陷
语音信息需要专注地听,
对于大脑加工信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所以看到语音消息,
我们难免会感觉很有压力。
因此,需要用语音沟通之前,
建议先想一想,对方在做什么,
发语音会不会太冒昧,
或是会先问一问,你现在是不是方便听语音?
给别人发微信用语音还是文字?
你怎么看?
责编:唐 婧
编审:刘志军、李 锐
素材来源于新华社

案例详解:作业成本法的运用及对企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