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的马妈妈十多年前出生时,第一眼看到的人就是现在这张照片里的人,马场的工作人员一起陪伴着它健康成长。每次它的孩子出生,第一眼看到的人还是照片里的人,不同的是,照片里的人一年年在与马儿相互陪伴的光阴中变老。
春节期间,留守在俱乐部的30名工作人员需要照顾150多匹马。对他们每个人来说这个春节都不会过得轻松。但是充满热血的团队对他们的马伙伴喊话:“风里雨里节日里,我都陪着你!”
“胖胖”(马的名字)即将出发去新主人的身边了。她与“胖胖”相互陪伴的一年半中,她们一起创造了无数精彩和温暖的回忆。当“胖胖”要走,嘉怡心里虽有失落,可她更清楚的知道应该给“胖胖”属于它自己的生活。因为陪伴所以不舍,因为爱所以舍得。
这是海澜之家马医院的工作人员在给马做日常的检查。2018年的春节,这里几乎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留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们守护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守护着朝夕相伴马儿的健康与安全,是职责的陪伴,也是爱的陪伴。
有一种陪伴叫在路上。她说,她要走遍全国所有的马场。她不只是说,也在做。这是春节前北京马友罗希在海南骑马时拍的照片。罗希,她陪伴的不只是马,还有梦想,这种陪伴在不断前行的脚下,在马不停蹄的路上。
今年是狗年,罗希还发来了她家“哈尼”(狗狗的名字)和马的照片,也借此机会祝愿全国的马友,狗年快乐!马和狗都是人类的好朋友,狗狗“哈尼”陪马疗伤、见证小马驹的出生、还跟Pony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陪伴呢?
这是马球女孩Paris和她的马“川川”。Paris去阿根廷训练时,第一眼和“川川”的对视,就爱上了它,因为她觉得自己能读懂它。
“川川”从阿根廷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在最后一段路程中后腿受了伤,看着鲜血直流的“川川”,Paris眼泪不断。有人劝她把“川川”卖掉,因为一开始到陌生环境里就受如此重伤的马,心灵上也会受到创伤,“川川”会充满恐惧,给Paris带来很多麻烦。
Paris没有放弃,因为她知道“川川”此时最需要的是爱,只有发自内心的爱才可以让“川川”的伤口愈合。于是,在这个冬天,Paris一有空就去陪伴在“川川”的身边,跟“川川”说话。开始,“川川”见到任何人都害怕,眼里充满了恐惧。Paris对川川说:“别怕,你的世界里有我,无论你受伤与否,无论未来发生什么,我都不会放弃你,我会一直在你身边,陪伴着你。”
有一天,Paris发现了“川川”眼里的眼泪。是爱为她们搭起了一座桥,让彼此走到了对方的心里。在Paris的陪伴下,“川川”的眼睛越来越有神,伤口也在慢慢愈合中。陪伴,就是不管对方什么样子,我会一直都在!
虽然照片中没有华丽的舞台,我们却能看到感人的共舞。
坤和马房的曾博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他对马的爱:“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谁’而忘记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给我多少爱的回报,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在美国上大学的李晏萍,课余时间学习西部马术。她的房间到处都是跟马有关的布置,她说:“一个人在美国会想念家人,尤其是春节,可家人不在身边,因为喜欢骑马所以看到房间里这些马元素的装饰,内心会有一种亲切感。”
或许这也是一种陪伴。远在异乡的女孩儿,你的家在中国,你的爱在不分国界的马背上。
俊威国际马术俱乐部的祖力伟说:“希望我的马在过年期间有我的陪伴,而不出现任何问题,2018年在赛场我们共同取得优益成绩!”
谁不渴望赛场上的驰骋,但任何成绩的得来都不容易,离不开赛场下的呵护与陪伴。
新西兰华人赛马会的常务董事Alan说:“已经记不清这是我在新西兰的第几个年头,这个春节又没时间好好休息了,因为要为纯血马拍卖会做各种准备。对我来说,与马为伴,人生乐事!”
春节回家过年,对于远在异国的留学生而言,是奢侈的幸福。在英国求学的陈泽月今年不能与家人和她的那些马儿一起在俱乐部热热闹闹地过年了。
不同的文化、语言、气候与地理环境让她时常感到孤独,她说自己终于后知后觉地真正体会到,“年”对于一个中国人的重要性。面对沉重的学业任务,有时隔着屏幕不免伤感,急切想团聚的心只能默默消化。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她明白分别只是为了更好的陪伴。
照片中牵着马的年轻人叫金建民,他出生在呼伦贝尔草原。爷爷是一名马兽医,金建民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讲起在国家培育三河马的故事。长大后,金建民的工作任务是照顾从国外引进的种公马,这些马都是继承三河马、开发三河马的导血宝贝。
金建民牵的马叫“大奥”,来自俄罗斯,他们已经一起度过了两个寒冬。他说:“今年有将近20天的温度在零下30度,这样的极寒天气里我每天都会陪伴在“大奥”身边,我愿意与它一同迎接春暖花开!”
中国马的繁育和改良,离不开无数像金建民这样的年轻人,他们传承了祖辈投身马事业的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愿意用青春陪伴马的人,火焰般的热情可以走过任何一个寒冷的冬季。
这是昆明天马行空马术学院的8岁小骑手丫丫,自从丫丫去年第一次在这里看到了小马,她就经常央求妈妈带她过来看它、陪它。成为天马的小会员后她还学着怎样照顾好自己的伙伴,陪它聊天。春节就要来了,她告诉它,下次她来会给它带苹果,陪它一起过节。
与马相伴让孩子懂得去爱、去沟通,这是中国马术未来的陪伴。只有更多的孩子有机会走近马,我们无数人愿意为之付出的马术事业才能走的更远更好。
一篇文章道不尽马圈人对马的陪伴、对马的爱。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为马、为马术付出努力的人,赛场上有他们的身影,马房里的灯光是他们的陪伴,摄影师按下快门捕捉到的每一个瞬间,都记录着无数人对马和马术的热爱。
翻阅过往文章,看到这样一张照片:
这是一张在马球场拍的照片。马术是小众行业,马球更是小众,有人说这都是“有钱人”的运动。“有钱人”很多,但有多少能够一手拎缰、拿鞭,一手紧握球杆,在马背上驰骋追逐、击球竞技?还要时刻观察赛场上对抗双方的局势、驱马走位,尽最大可能避免快速奔跑的马儿带着人互相冲撞的危险?
马球绝不是“有钱人”的运动那么简单,马球是一条征途。一支球杆陪伴赛场征程,这一握多少年,他们把中国马球带到世界,又把世界马球带回中国。
2017年12月,《马术》杂志、马术在线的同事前往欧洲报道日内瓦国际马术节。忘不了回程时遇到的大雪天气,在欧洲各大机场辗转50个小时风雪兼程的陪伴,他们用毅力克服时差的困扰,深夜在机场赶稿,只为了把最新的报道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读者。
是我们陪伴了读者,更是读者陪伴了我们。
这是2016年年底在《马术》杂志10周年晚宴上的一张照片。感谢陪伴《马术》杂志、马术在线一路走来的读者、朋友,以及给予我们工作支持的家人。我们正在下一个10年的征程中努力向前。
我们想说:如果没有无数个持之以恒的陪伴,怎么会有中国马术事业多彩绚烂的春天。
春
节
祝
福
马术人一路同行,春节至,在这里《马术》杂志、马术在线的全体同事,给马圈里的朋友拜年啦。祝您及家人:快乐、幸福、安康。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愿意陪伴您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
文/马术在线 图/故事人提供、马术在线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