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如何理解筹码分布呢?
举个例:
某个公司有16股股票,这16股被3个不同投资者持有。股东A曾经在10元价位上买过3股,而又在11元价位上买了6股;而股东B则在12元的持仓成本上买进了4股;股东C,在13元上买了1股,在14元上持有2股。把这3位股民的股票加起来,正好是16股。
根据上述描述,为方便直观清晰显示。于是就形成了下面的图:
从上图就能看到:这只股票在11元价位上,投资者的筹码比较重一点,12元至10元次之,13元以上筹码量就不多了。
此外,除了上面说的股东A、B、C以外,曾经还有位投资者D,在9元左右买过这只股票,后来又以11元转给股东A,于是D先生提出一个问题,“我9元钱的历史交易怎么没有在这张筹码分布图上得到反馈?”
其实这个问题就不难讲清楚,大家注意到图上的筹码总共有16股,而这只股票的流通盘也是16股,筹码分布只去表现这一天所有在册股东的建仓成本,由于D已经卖掉了自己的股票,所以他的筹码在筹码分布上就看不到了。这是筹码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既反映了股票的全体投资者在全部流通盘上的建仓成本和持仓量,它所表明的是盘面上最真实的仓位状况。
随着交易继续,筹码会再投资者之间进行流动,因而筹码也不是一成不变。假定随后发生了一个交易:股东B把他的12元价位建仓的4股股票卖掉了3股,成交价是14元,由于股东D承接,于是筹码分布就成了下图的这个样子:
![]()
换成真正的上市公司,那么一个公司的流通盘最少也有1000万股,其价位分布是相当广阔的。通常被放在K线图的右边,在价位上它和K线图使用同一个坐标系。当大量的筹码堆积在一起的时候,筹码分布看上去像一个侧置的群山图案。这些山峰实际上是由一条条自右向左的线堆积而成,每个价位区间拥有一条代表持仓量的横线。
事实上,筹码分布并不关心盘面中的筹码到底是属于股东A还是股东B,上面两张模拟图之所以标注股东的持股状态,仅仅是为了让大家更清楚一些。如果换成了真正的上市公司,那么一个公司的流通盘最少也有1000万股,其价位分布是相当广阔的,每个价位区间拥有一条代表持仓量的横线。持仓量越大则线越长,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堆在一起就形成了高矮不齐的山峰状态,也就形成了筹码分布的形态。
![]()
在移动成本分布图上主要包括三种颜色的线条,白线、黄线和蓝线。白线表示在当前股价下处于亏损状态的筹码,黄线显示当前股价处于盈利状态的筹码。蓝色线是市场所有持仓筹码的平均成本。看盘软件的不同会有差异,这个很好理解。
筹码分布的原理:
原理1、获利不抛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一般在获利30%以下是很难见到主力出货的。
原理2、解套不卖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
原理3、横盘洗不掉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
筹码分布的作用:
1、可以看出多方和空方的力量,能有效的识别主力建仓和派发的全过程;
2、能有效的判断该股票的行情性质和行情趋势,对于我们的操作也是非常有益的;
3、筹码分布是一个动人的波浪线,它是温柔的,它又是非常透明的,能提供有效的支撑和阻力位。
筹码分布的六大原则
1、低位单峰密集并不一定是底部,也可能是下跌的中继。筹码在低位单峰密集后,如果市场围绕单峰密集区出现较大振荡时,探明底部的可能性比较大。
2、出现底部单峰密集后,适合中长线波段买入。
3、股价向上突破单峰密集区后,是中短线波段买入时机。
4、向上多峰密集适合中短线波段操作:当股价下跌到下密集峰时买入,股价上涨到上密集峰时卖出。
5、上峰不移,下跌不止。在股价下跌的过程中,如果高位密集峰没有向下移动,说明高位套牢盘仍然存在,后市会受到套牢盘的地压,股价很难向上发展。对于这类个股,投资者不能轻易参与中线或长线波段操作。
6、下峰锁定,行情未止。在股价上涨过程中,如果低位密集峰没有出现松动,说明市场持筹稳定,场内抛压不大。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有主力资金参与的个股中,说明主力资金并没有派发筹码的现象,因此行情还没有终结,股价还会继续上涨。对于这类个股,投资者可以继续持股,或参与波段操作。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